宿迁市生态环境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索引号 014319418/2024-00217 分类 建议议案办理   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    意见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公开日期 2024-05-16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有效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

1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湖滨新区:

经研究,现对刘学杰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和美骆马湖建设的建议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委员时参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持续实施湖泊及水源地水质监测监管。在入骆马湖口设置中运河来水、老沂河来水、沂河来水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在湖区设置骆马湖乡、三场两个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在宿城水源地、嶂山水源地同样设置自动监测站点,每4小时监测一次断面水质情况,全年可形成1350014.2万个指标的水质监测数据,全面保障湖泊水质监管。其中,骆马湖乡、三场国控站点设置有藻密度、叶绿素等湖泊蓝藻水华指征因子监测。

二是建立健全骆马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实施《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和《徐州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明晰两地各个部门关于骆马湖水环境保护职责,同时明确宿迁和徐州开展跨行政区域立法协作,落实水污染防治要求,强化水生态修复措施,加大水环境监管力度,逐项明晰法律责任。

三是统筹市域主体对骆马湖联动保护。印发实施《宿迁市骆马湖、洪泽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宿政发〔2023113号),成立宿迁市骆马湖、洪泽湖流域治理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专班联动机制+每周调度通报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无人机+铁脚板方式,构建洪泽湖、骆马湖流域环境问题清单定期推进整改,针对环湖区域基础设施薄弱、根源治理缺乏配套等问题,通过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排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37项并持续调度推进,截至目前,共争取两湖治理资金5109万元。

二、今年以来湖泊及水源地水质情况

骆马湖湖区共有国考断面1个,取骆马湖乡、三场两站点均值考核评价,今年1-4月份,骆马湖(宿迁片区)总磷浓度为0.023毫克/升(同比改善1个百分点),总氮浓度为1.36毫克/升(同比恶化6个百分点),考核水质稳定达类。

骆马湖设置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个,其中,东部湖区嶂山水源地供新源水厂,取水规模10万吨/日,取水口下伸2.7米(汛期3.8米),备有活性炭和高锰酸钾药剂,向湖滨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南部湖区宿城水源地供银控自来水厂(联合水务),取水规模43万吨/日,取水口下伸2.2米(汛期3.5米),配备有活性炭和预臭氧装置;今年1-4月份,嶂山、宿城水源地每月水质均保持在湖泊类及以上,均满足供水条件。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扎实推动环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立足两湖污染源问题清单和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深入开展溯源排查,进一步细化制定工程清单,扎扎实实推进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进环湖区域本质治污能力提升。重点围绕骆马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积极申报2024年国家和省下发的水污染防治、节能减碳专项和洪泽湖、骆马湖水生态环境治理资金,落实落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措施,开展骆马湖湖泊生态修复前期研究,促进骆马湖水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健全完善湖泊水华防控保障机制。严格对照《宿迁市骆马湖、洪泽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年度目标任务要求,持续削减氮磷污染。学习无锡、苏州好的做法,加强湖泊藻华预警防控,足量储备水质净化药剂、藻类围挡等应急物资,生态环境、水利、住建部门组建一批应急队伍,配齐藻类打捞、湖泊巡查等各类船只,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蓝藻水华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监控预警,建立入湖河流水质异常预警预报制度,明确预警与响应工作流程及要求,密切关注气象状况及水质动态,及时预警响应蓝藻水华问题,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联系协作,针对跨省、市界的入湖河流,及时开展汛前跨界河流联合检查

三是做好饮用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作为水环境治理工作底线,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两个饮用水源地源头取水安全及两个自来水厂供水安全,做好高锰酸钾、活性炭吸附及除臭装置等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每日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时刻强化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努力保障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推动湖泊水生态安全稳定、持续向好。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

                               2024 516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