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宿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发布日期: 2024-05-24
  • 来源:
  • 访问量:1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流水澹澹,鸟鸣啁啾……“江苏生态大公园”正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态资源既要“护”,也需“育”。宿迁自古山水形胜、钟灵毓秀,拥有林地、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孕育出丰富的物种。当前,宿迁正在通过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描绘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打造物种保护的“晴雨表

中华花鳅时隔20年重现宿迁,鸟类“活化石”东方白鹳和中华秋沙鸭相继来宿迁越冬,堪比雪莲珍贵的野大豆种群不断被发现……近日,笔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为进一步“摸清家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市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承载了各类野生动植物在此栖息、繁衍。为达到对典型生态系统以及重要栖息地的物种进行多类群、全方位、长时间的调查观测,我市今年在三台山建成了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对森林公园内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昆虫等进行连续性跟踪监测。

“结合公园内典型代表物种的观测,我们购置了一系列设施设备,并依托省级平台建成了‘宿迁市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智能在线平台。” 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处处长张秀敏告诉记者,该平台具备远程数据传输、AI实时识别、大屏展示、数据自动统计、物种数据库检索、数据导入处理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在洪泽湖湿地保护区、古黄河、新沂河等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安装了视频观测设施,观测数据同步接入“宿迁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平台”,形成“一站多点”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实现了鸟类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连续性在线观测全覆盖。

得益于不断精进的调查观测能力,目前全市共调查到物种2379种,占江苏省物种总种数的34.46%,其中已被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第一批)》物种57种,占比48.3%。在濒危物种方面,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58种,涉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濒危物种71种。

构建物种生存的“栖息地”

5月8日,雨后天晴,空气清新,在泗洪县上塘镇一座电线杆塔上,一对东方白鹳孵化的“吉祥三宝”全部破壳而出。几年前,本地鸟类爱好者发现了来此筑巢繁殖的东方白鹳夫妇,短短几年间它们已在这里成功繁殖了11只幼鸟。

摄影:张连华

东方白鹳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对栖息地的条件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求人为干扰少,另外一方面对环境、觅食、生存空间等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东方白鹳以前在宿迁很少见,但最近两年在宿迁一些地区发现并安家落户了,这说明宿迁的生态环境质量正持续变好。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造就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动物、植物生存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目标的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入选《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2022》,成为江苏省首个且唯一入选国际湿地保护大会生态修复经典案例。

在湖泊生态保护方面,我市实施骆马湖宿迁全域捕捞渔船退捕,累计退出1059艘捕捞渔船,同时,系统推进了环骆马湖森林生态绿廊建设,数以万计的红嘴鸥在骆马湖停留驻足,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能量补给站”。

在试点生态项目上,我市持续推动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运河宿迁港、泗洪玉珠湖等4个生态安全缓冲区成功入选省级试点。泗洪成子湖“生态岛”试验区进入全省八个“生态岛”试验区试点之一,全面构建成子湖地区“一核二廊二区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聚焦本土珍稀物种保护,我市还开展了野生大豆资源分布、表型性状、种群生境调查分析,制定《泗洪县野大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在泗洪县龙集镇、临淮镇等野大豆种群集中分布地区设立6块野大豆保护区公示牌,投资245万元建设992米人工围挡设施,有效降低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野大豆生境的人为干扰。

营造物种保护的“氛围圈”

物种多样性保护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责主业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并不仅仅是他们的责任,说到底,要想这项工作有质的飞跃,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还是要营造出物种保护的“氛围圈”。

为此,我市积极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和志愿者作用,促进公众以实际行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围绕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我市搭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工作网络,形成以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聚焦定点人群主题宣传,我市通过举办主题讲座、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走进生物多样性科普基地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爱鸟周”及“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

此外,在探索全民科学普及上,我市还开发了“宿迁物语”微信小程序,将宿迁生物多样性物种信息集成其中,并对市民开放生物地图、物种识别及新物种申报功能。

“‘宿迁物语’小程序的投入使用,填补了宿迁市生物数据库的空白,也让市民们实现人手一本‘生物百科全书’。”宿迁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负责人张秀敏说,其中新物种申报功能,更可以引导市民发现身边的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渠道。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改革路径,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为重点,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守护万物和谐,长留生态之美。我市正驰而不息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让“江苏生态大公园”成为更多野生动植物的“乐活”天堂。(作者:刘海  来源:速新闻、自然生态处  审核:王世君、邵 丹  审签:王 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